四川省食用菌协会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省食用菌协会 > 行业新闻 > 正文

锦屏县:种下食用菌 “植”出致富路

2019-11-13 13:44        来源:贵州日报

  深秋时节,黔东南州锦屏县铜鼓镇65亩食用菌产业基地里,工人们有的在给菌丝接种、有的在播种菌种、有的在运送拉菌......一片繁忙劳作景象。

  菌棚间,正在运输菌棒的工人“今年绝对会大丰收。”看到日渐成熟的菌棒,食用菌基地负责人刘志朋十分高兴。  刘志朋是锦屏县铜鼓镇铜鼓村人,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曾到广东打拼多年,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后返乡创业做食用菌产业已近5个年头。  “不管城里还是乡下,父老乡亲们都喜欢吃菇,而且广东、浙江的朋友也都很喜欢。”刘志朋深入了解市场后,觉得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鲜菇、烤菇都可以食用,也可加工生产,浑身都是宝。于是,反复权衡,决定返乡创业,种植食用菌。

  菌棚内,工人正在装车2014年,刘志朋和15位合伙人在铜鼓村开始了创业之路,修路、引水、搭棚、种菌……一个个困难先后克服,此中艰辛,他们都咬牙坚持,终于守到硕果。2018年,基地种植食用菌种60万棒,实现产值50多万元。  “食用菌种植成本高、风险小,但生产周期少,长菇快、效益高。”谈到食用菌,刘志朋滔滔不绝,“主要销往长沙、广州、重庆等地,而且现在都是供不应求。”  前行路上不忘共富愿景。创业初步成功,刘志朋就开始考虑如何带动周边百姓致富。于是带头成立锦屏县帮农富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百姓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共同种菌、一起致富。日前,他的合作社先后吸纳60多名农户入股加入,带动铜鼓、花桥、水冲等附120名贫困户到基地种菌、搬菌、灌溉、采菇等,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菌棚内,工人正在栽种菌种“好得他们在这里开工厂,离家里近,又得工资,每天都有活路做。”今年57岁的吴建平是花桥村村民,到基地就近工作已有4个月,每天拿到100元、每个月近3000元的收入让她十分满意。  天公不作美。2018年的雪灾及强冷天气,让他的基地严重受损。是进是退?多年坚持不能打退堂鼓,刘志朋犹豫不决。“好在今年政府牵头公司帮助我们解决了所有难题。”  据介绍,2019年初,当地政府、贵州山地美弄农业有限公司与其合作,采取“国有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经营模式,共投资803.7万元协助恢复基地菌棚、更新生产设备、提供技术指导等,基地设有菌棒加工厂区、菌棒繁殖大棚区、冷库储存区等,主要生产香菇和木耳两个品种,能日产菌棒4.5万。今年计划种植食用菌150万棒,日前已顺利种植100万棒,预计今年全年产120多万斤香菇,产值达300万左右。

  农户吴建平正在整理菌棒铜鼓镇只是锦屏县发展食用菌产业是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1150食用菌产业种植示范基地,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全面提高食用菌品质,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增收走上致富路。截止日前,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0.323万亩,食用菌“三变”种植项目投入资金2302.73万元,产业涵盖铜鼓、大同、偶里、启蒙、平秋、彦洞等6个乡镇,涉及贫困户4496户18438人。 

分享到:

上一篇:东西协作为水乡群众撑开“致富伞”——三都县食用菌种植产业发展走笔
下一篇:研讨食用菌产业发展 中日韩专家将齐聚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