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食用菌协会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省食用菌协会 > 学术交流 > 正文

科学稳步推进新时代北京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9-11-08 11:33        来源:农民日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其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谋划实现路径,促进北京地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实施好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首要任务。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总目标的根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产业兴旺”即可实现。同时,现代化创造的财富也可实现“生活富裕”的要求。那么,农业现代化如何带动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农业虽不是能够产生现代因素的领域,却是产生现代因素实体的唯一生命供给线。

  其次,农业现代化促进了乡风文明。农业现代化需要引进更多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各类人才,带动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逐步转变为现代农民、新型职业农民。

  第三,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现代化建设加快了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调整转型,带动了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

  最后,农业现代化拉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过程形成的各类新型经营组织、新型产业集群、新型产业主体,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化,逐步形成“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合作组织多元合作共治”局面。

  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归宿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三农”工作中的现实举措,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民的现代化问题。

  一是现代化农民必须身心健康,身体上、精神上处于完满状态。农民的预期寿命、各项体能、智能指标达到城市人同等的水平,有较好辨别美丑、善恶、荣辱、真伪等能力,能按社会认可的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

  二是现代化的农民必须要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基本了解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三是现代化的农民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农村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理论宣讲、党员讨论、村民节庆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

  四是着力培育农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位一体生活习惯,推进农村节俭办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等各项事务,加大推广生态科技成果。

  五是加快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让农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依照党的领导、乡村民众生产与生活需要、运行有序、依法申请的原则,扶持农村各类组织的发展。

  科学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先进技术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的过程。

  第二,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市场化的过程。农业生产所需的投入要素从传统的自我积累,逐步形成发达的农业市场经济。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持续向多领域拓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过程。通过利益或产权等联结,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外延式增长方式,逐渐转化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增长方式。从注重扩大规模投入转向注重要素投入质量、结构,向内部挖掘潜力转变,向集约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五,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从业者自身不断现代化的过程,要与人的现代化一并设计、同步推进。具有现代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工人,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保证。

  第六,农业现代化是不断推进农业工程化的过程。农田经过系统的美化,成为地域内一道亮丽的风景。便捷的智能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城乡差别日益缩小,促进了城乡协调一体实现现代化。

  第七,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逐步探索“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路径,使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一致,不断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八,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一方面,着力打造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建立多种业态互相融合与多元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水网、田网、路网、通讯网、物流网、生态景观网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分享到: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表彰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个人
下一篇: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