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食用菌协会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省食用菌协会 > 学术交流 > 正文

【涨知识】秋冬季食用菌生产需从这些方面加强管理

2021-11-25 11:03        来源:农业科技报

  预防病害。就算生产前期已按常规方法对菇棚进行了消杀处理,但在发菌期间,管理人员的进出、不断的通风等仍会导致新的病原菌进到棚内,因此,病害预防工作不能松懈,可使用百病杀300~500倍液间隔3天左右交替进行喷洒,主要喷药位置是墙体、地面以及通风口、门口等处以及发菌中的菌袋,空中可予少量喷雾。

图片

资料图

  无菌接种。无论制种还是熟料栽培,一定要严格接种,规范操作,不使杂菌有可乘之机。现在一些生产者使用“食用菌接种净化机”进行接种等操作,在机器发出的微风范围内进行开放式接种操作,对人体无害,而且防杂效果好,接种成功率高,接种操作变得轻松自如,接种效果也很稳定。

  环境消杀。播种后的菌袋一般在菇棚直接发菌,尤其是老菇棚,棚内棚外就存有或潜伏着大量杂菌、病原菌,很多菇农忙于播种生产,加上防范意识、预防概念的欠缺,往往就忽视了对菇棚的消杀处理,结果就会造成大面积污染,出现难以挽救的损失。处理办法:将菇棚予以修整,揭掉草苫等覆盖物,修补或更换棚膜后,地毯式喷洒300倍液赛百09溶液,并按800倍浓度喷施辛硫磷,然后密闭菇棚,暴晒2~3天,再重复用药一次,密闭2天后打开通风,按每平方米地面0.25公斤用量均匀撒石灰粉,之后即可将播种后的菌袋移入进行发菌。

  病菌处理。首先密切观察,坚持剔杂检查;其次,将染杂及疑似杂菌的“问题菌种菌袋”剔出,另行处理,不得马虎;第二,坚持整个发菌期间除药物预防外,密切观察杂菌病害的“动向”,发现初始污染,立即予以彻底杀灭处理,不留后患。过去有的菇农将染病菌袋扔出棚外了事,这是一种害人不利己的作为,既污染了环境、又形成新的污染源,使得以后的生产病原基数更多。正确的做法是:使用赛百09等药物,按照说明对配药液,涂刷病菌污染斑块,或者直接对杂菌病害处撒施药粉,即可将其彻底杀灭。最后,注意出菇管理期间不得对子实体喷洒化学药物或激素等。

  (来源:农业科技报)

分享到:

上一篇:【涨知识】冬季食用菌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措施
下一篇:住上小高层,食用菌在“蘑菇工厂”噌噌地长个儿